
3月5日,两会正式召开。因为今年疫情防控工作的持续,今年的两会现场仍采取了现场+网络视频采访双通道的方式进行,给了5G、4K、AR、VR等数字创新技术充分的发挥空间。
新华社作为官方媒体全程报道,在运用五面LED屏、结合多角度三维缝合技术搭建的演播室里,塑造了一位既能在演播室和主持人默契搭档,也能跨屏穿越千里与嘉宾互动的AI虚拟主播。虚拟主播不仅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空间的阻隔,而且表现力出众,神情姿态能与文本、情境实时适配,为广大观众带来跨场景的沉浸式报道。
技术创新+发展工具,加速数字经济发展
两会规划纲要草案提出,将发展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工业互联网、区块链、人工智能、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七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,以及智能交通、智慧能源、智能制造等十大数字化应用场景,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%。
涉及VR和AR部分,两会草案提到,未来将推动三维图形生成、动态环境建模、实时动作捕捉、快速渲染等技术创新,发展虚拟现实整机、感知交互、内容采集制作等设备和开发工具软件、行业解决方案。
【图源:人民日报微博】
XR与行业结合,拓展应用空间
VR、AR和MR等技术融合应用了多媒体、传感器、新型显示、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多领域技术,能够拓展人类感知能力,改变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,给经济、科技、文化、军事、生活等领域带来深刻影响。
据工信部指导意见,未来将引导和支持“XR+”发展,推动虚拟现实技术产品在制造、教育、文化、健康、商贸等行业领域的应用,创新融合发展路径,培育新模式、新业态,拓展虚拟现实应用空间。
【XR+制造】虚拟现实技术在制造业研发设计、检测维护、操作培训、流程管理、营销展示等环节具有丰富应用前景,可以提升制造企业辅助设计能力和制造服务化水平。通过推进虚拟现实技术与制造业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的融合,可以实现生产现场数据的可视化管理,提高制造执行、过程控制的精确化程度,推动协同制造、远程协作等新型制造模式发展。
【XR+教育】虚拟现实技术在高等教育、职业教育等领域和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地理等实验性、演示性课程中有极佳的应用场景。通过构建虚拟教室、虚拟实验室等教育教学环境,发展虚拟备课、虚拟授课、虚拟考试等教育教学新方法,可以促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,推动教、学模式转型。
【XR+文化】在文化、旅游和文物保护等领域,XR技术有助于丰富融合虚拟现实体验的内容供应,推动现有数字内容向虚拟现实内容的移植,以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消费升级需求。
目前直播短视频领域已经大量应用XR技术,典型用例如包含美颜美体功能在内的AR视频特效。广泛的市场需求催生出了诸如相芯科技等一批优秀的技术公司。另外在文物古迹复原、文物和艺术品展示、雕塑和立体绘画等文化艺术领域,XR技术通过三维图像生成和数字图像技术,可规模化实现文物和艺术作品的3D数字化,对保存和展示都有重要意义。
【XR+健康】虚拟现实技术在医疗教学训练与模拟演练、手术规划与导航等环节具有丰富应用价值,可以推动提高医疗服务智能化水平。另外,虚拟现实技术在心理辅导、康复护理等环节的应用,是对现有诊疗手段的补充完善,还可发展虚拟现实居家养老、在线诊疗、虚拟探视服务,提高远程医疗水平。
【XR+商贸】顺应电子商务、家装设计、商业展示等领域场景式购物趋势,基于XR技术的展示系统与导购模式正越来越普及,譬如虚拟直播助手正成为电商直播间的重要补充。提供个性化、定制化的地产、家居、家电、室内装修和服饰等虚拟设计、体验与交易平台,发展虚拟现实购物系统,创新商业推广和购物体验模式,是XR与商贸结合的有效形式。
XR生态成未来数字经济重点
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,科技创新与数字生态建设,俨然成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强调的方向之一。其中,XR技术以其独有的打破虚拟与现实隔阂的效果,正成为未来内容创作及互动的重要工具。